查看原文
其他

《汉字汉语研究》2022年第2期出版

《汉字汉语研究》 汉字学微刊 2022-06-24

点击蓝字 关注学界动态

《汉字汉语研究》2022年第2期


目录


李宇明 周祥语言教育的新组织新业态  

吴立业:《 通用规范汉字表 》研制与研究综论   


真大成:基于微观史的六世纪上半叶河北“汉儿”口语考察  

刘晓兴:《经律异相》异文梳理与字词研究

张 柯:试论《孽海花》中的“把”字句


符 渝:文本细读与乾嘉考据研究 

温 敏:从学术史角度看“古今字”术语的核心指向义  


史文磊:《论语·子罕》“止吾止也”诸说评议 

罗 涛:清华简九《治政之道》补释  

李佳喜:宋钘读音考  

刘思文:李运益先生学术述略  


第七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暨第四届文献语言学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内容提要


语言教育的新组织新业态


李宇明 1  周 祥 2

(1. 北京语言大学语科院 

2.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提 要 语言教育,特别是未来的语言教育,需要凭借各类信息技术发展,融合线上线下智慧。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重建语言教育的新组织。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教育数据等作为新型教育要素,其生产、交换和配置已溢出学校“围墙”,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从而形成教育产业的新业态。语言教育的新组织、教育产业的新业态,需要市场运作机制、学分认证机制、标准支撑、政策支持和政府监管等,给予良好社会软环境的保障。本文从国际中文教育的视角出发,试图构建一个适应线上线下语言教育融合发展的“三圈”新制,以期为语言教育乃至一般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幅路径图。


关键词 语言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新组织 新业态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与研究综论


吴 立 业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 《通用规范汉字表》自开始酝酿研制到最终公布,历时 12 年,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梳理了20世纪以来的汉字规范运动,再以《字表》酝酿研制、征求意见、最终发布的时间为线索,在梳理其研制原则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基础上,重点对该表正式发布后社会各界主要是学界对字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关键词 通用规范汉字表 研制 研究 建议


基于微观史的六世纪上半叶河北

“汉儿”口语考察——以侯景会话为中心


真 大 成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文学院)


提 要 文章以《南史》增补史料、《梁书·侯景传》及其他相关文献为基本材料,试图以这些材料载录的侯景会话为核心,从微观层面举述其中大体能够反映当时口语的词汇语法成分,以期探察6世纪上半叶以河北一带为中心区域的“汉儿”口语之一斑。文章在依据侯景会话列举、分析 44 个口语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并尝试建议从微观史角度抓取并分析特定历史人物的口语,从而呈现汉语口语史的细节和图景。


关键词 微观史 侯景 汉儿 口语


《经律异相》异文梳理与字词研究


刘 晓 兴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提 要 因字形讹混、使用音借字、使用俗字、文字错序、文字误增等原因,在不同版本的《经律异相》中产生了大量异文。通过梳理原文与异文所用字词的关系,可以对《经律异相》的异文进行甄辨,从而恢复该书原貌。另外,梳理《经律异相》原文、异文以及与此相关的文献所用字词的关系,可以为中古汉语字词关系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经律异相 异文 字词关系


试论《孽海花》中的“把”字句


张 柯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提 要 本文采用计量统计法对《孽海花》中的“把”字句进行穷尽性考察,在对“把”字句分类描写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汉语“把”字句进行对比分析,探求从清末民初到现代“把”字句的发展变化情况。


关键词 “把”字句 句法结构 语义分析


文本细读与乾嘉考据研究

——以“能不我知”考据为例


符 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


提 要 文本细读指对文本的结构和语言进行充分解读,从而挖掘文本内涵。将这种方法引入考据研究,有助于对考据作出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我们以《经义述闻》“能不我知”考据为例,展示如何用文本细读对一则乾嘉考据进行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将考据的行文结构转换成内容结构,使考据思路得以彰显,在此基础上,细挖隐含于文本中的考据方法、考据思想以及优秀考据背后的科学原理。希望这些尝试可以促进科学考据学的完善,并为今人的考据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文本细读 乾嘉考据 经义述闻


从学术史角度看“古今字”术语的

核心指向义


温 敏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文学院)


提 要 传统语言学研究中,对“古今字”术语的核心指向义存在两种倾向。文章认为“古今字”的立足点和归宿都是异形所记录的同词,其核心指向义有三个:以字释词的训诂意图而非研究汉字孳乳文字演进、记录同词而非义转形变、历时标准而非字形联系。


关键词 学术史 古今字 训诂学 历时标准 形体联系


《论语·子罕》“止吾止也”诸说平议


史 文 磊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提 要 关于《论语·子罕》“止吾止也”“进吾往也”这两句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看法。本文在梳理历代训释谱系的基础上,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对“建功宜笃”“为仁由己”“唯义与比”三说做了进一步的辨析。“建功宜笃”和“为仁由己”两说均难成立,“唯义与比”说是最能站得住的。本文提出的“吾”“我”之别的句法表现这一思路,还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其他经典例句,如《庄子·齐物论》“吾丧我”。文末提出,训诂学中加强语法尤其是句法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止吾止也 吾 我 焦点 话题


清华简九《治政之道》补释


罗 涛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提 要 简 8“脠庶祀”中的“祀”应读为“嗣”,庶嗣,众多后嗣子孙;简 28“”为“极”表“至”义的专字,简文中即表示“至”义;“趣鹿”或可读为“雏鹿”;“青黄”读为“青璜”;简 43“示”读为“祇”;“祈”读为“刏”,乃刲割牺牲的一种祭祀。


关键词 清华简九 治政之道 补释


宋钘读音考


李 佳 喜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提 要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都把宋钘的“钘”字注音为[jiɑn1],这是错误的。“钘”字从“井”得声,只读作[xing2],不读作[jiɑn1]。《说文》误以“钘”字从“幵”得声,郭象说宋钘的“钘”字“音坚”,亦误以为从“幵”得声。宋钘又作宋牼、宋荣子,“钘”与“牼”“荣”通用,也是“钘”当读[xing2]的证据。


关键词 宋钘 读音


李运益先生学术述略


刘 思 文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土文献及近代文书研究中心)


提 要 李运益先生是当代知名的语言学家、辞书学家。先生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一直致力于传统小学研究、古籍整理、辞书编纂和普通话推广等,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与赞誉,为赓续学脉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从李先生学术生平、治学成就、学术思想、治学方略与特点及学术传承等几个方面作一梳理,以期为当下学人治学提供一些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 李运益 学术 语言学 考据

编辑 | 化雨

审核 | 刘伟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